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前身是始建于 1958 年的无机物工学专业,1975 年更名为无机化工专业。1986 年新增有机化工专业,1995年成立精细化工专业,1998 年将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三个专业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985 年“化学工艺”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03 年“化学工艺”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自治区品牌专业;2008年获批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2014年获批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共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正高级7人,副高级14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自治区人才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3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3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人,校优秀教学质量奖3人。六十余年,本专业已培养了60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的众多领域,尤其为内蒙古自治区化工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领导和行业精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政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落实以本为本,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培养大发·体育杰出人才。以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化工产业发展为导向,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人文修养、职业道德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且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化工人才,能在化工、能源、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安全生产监督、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研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具有如下职业素质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恪守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能够综合考虑法律法规、绿色安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始终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2、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工具分析解决化工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操作方法、产品更新、技术研发等复杂化工问题的能力。
3、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作为企业技术或管理骨干承担生产运行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4、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具备紧跟产业行业发展动态,辨析关键问题,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能力。
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通过专业培训、工程实践、技术研讨等途径拓展知识、提升水平的能力。
主要课程: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催化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工CAD、化工过程模拟与计算、化工技术经济、现代设计方法、化工安全与环保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在化工、能源、环保、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安全生产监督、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研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21年评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中唯一具有“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的单位,己培养3700余名本科毕业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立足内蒙古煤化工、能源化工等过程工业生产及过程重大装备制造检测行业,秉承50年的办学传统和优势,以大发(中国)化工大平台为依托,以机械工程为主线,注重过程装备设计、制造、检测以及过程控制等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个将机械、化工、材料、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知识领域有机结合的特色鲜明的交叉型专业,学生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重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能够在化工、炼油、医药、轻工、安全、环保、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部门从事过程设备与过程自动控制的设计、开发、制造、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处于全院最高水平高达95%以上,就业单位包括国家能源、中国核工业、大唐、伊泰、久泰、通威等企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掌握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化工、石油、机械、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及劳动安全等领域从事过程工业装备与控制技术的研制开发、过程装备的设计制造、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具有如下职业素质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身心素质、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具有从事过程装备行业相关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有综合运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过程装备生产和运作过程的设计,具有对过程装备生产运行和维护能力。
5、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过程装备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6、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原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过程装备CAD、过程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够在化工、炼油、医药、轻工、安全、环保、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部门从事过程设备与过程自动控制的设计、开发、制造、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于1986年,原名为硅酸盐工程专业,1998年更名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0年认定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在“新工科”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技术在化工产业中的应用为主要专业方向,以水硬性胶凝材料、新型陶瓷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发光材料等材料为主体,又兼顾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培养方向。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实验技术人员2人,具有博士学历为11人。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理论及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获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特等奖”1项,获内蒙古教育厅及大发(中国)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人。三十余年,本专业已培养了20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的众多领域,尤其为内蒙古自治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领导和行业精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立足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形成以化工新材料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数学、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及工程学等扎实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新一代工业化工材料技术行业或领域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具有如下职业素质和能力: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恪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熟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相关行业领域的国家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理解并能正确评价所设计的工程对象和从事的工程实践活动对文化、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始终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2、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工具分析和解决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操作方法、产品更新、技术研发等复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问题的能力。
3、拥有较强的组织、沟通、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具备紧跟产业行业发展动态,辨析关键问题、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能力。
4、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通过专业培训、工程实践、技术研讨等途径拓展知识、提升水平的能力,具备作为企业技术或管理骨干承担生产运行、设计、管理和研发的能力。
主要课程:材料工程基础、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工程研究基础、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硅酸盐岩相学、粉体工程、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物理化学B,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在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陶瓷功能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等领域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安全生产监督、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研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
大发(中国)生物工程专业于2000年设立,200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22年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8人。专业近五年建设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建设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建设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门、“精品课程”2门;获批科研项目40余项,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3部,发明专利20余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内蒙古青年科技奖”1项。依托生物工程专业成立了3 个自治区级工程中心,1个研发与中试平台,1个自治区产业创新团队。经历了20余年的建设,形成了立足区域重点产业培养人才的专业特色,年招生规模为70人。毕业生可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资源利用等生物工程相关领域、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从事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生物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生物产业发展为导向,立足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生物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形成以生物化工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数学、化学、生物学及工程学等扎实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生物化工等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行业或领域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具有如下职业素质和能力: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恪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熟悉生物工程相关行业领域的国家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理解并能正确评价所设计的工程对象和从事的工程实践活动对文化、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工具分析和解决生物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操作方法、产品更新、技术研发等复杂生物工程问题的能力。
3、拥有较强的组织、沟通、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具备紧跟产业行业发展动态,辨析关键问题的能力。
4、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通过专业培训、工程实践、技术研讨等途径拓展知识、提升水平的能力,具备作为企业技术或管理骨干承担生产运行、设计、管理和研发的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工艺学、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厂设计、生物工厂管理学、生物工程设备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发酵食品、生物资源利用等生物工程相关领域、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从事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制药工程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2012年获批大发(中国)校级品牌专业建设立项。制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4人,是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比85.7%,其中博士生研究导师3名、硕士生研究导师10名。教师获得全国石油与化工青年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才2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2人、教育厅“科技英才”2人、科技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45岁以下教师占比93%。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项;拥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截至2023年7月,累计培养1100余名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为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制药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领导、行业精英和企业骨干。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立足内蒙古自治区制药行业发展需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爱国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系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药学和工程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制药工程问题,具备组织管理、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够在制药以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管理、工艺与工程设计、技术与产品研发、产品经营与服务等工作,能够成为所从事领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具有如下职业素质和能力:
1、社会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 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独立开展工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2、具备在中药制药、化学制药或生物制药等制药工程相关专业领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药物生产、分析、研发、设计或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
3、具备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安全、法律和社会等因素解决复杂制药工程问题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在制药工程领域或社会上具有竞争力。
主要课程: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制药反应工程、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工艺学、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工程伦理、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在制药、化工、食品等领域从事药物生产操作与管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建设、踔厉发展,2018年应化专业获评学校优先建设专业,2020年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应化专业拥有自治区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课程建设团队5个。本专业具有一支锐意进取、务实求新、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3人。近五年,专业教师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专业师生积极深入企业实习实践,积极推进产-学-研-教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能在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能源、环保、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化学分析技术、化工产品的检验和质量监督、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以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导向,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化学化工基本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医药、食品、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产品检验与质量监督、生产操作与管理、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安全生产与监督等工作的高级应用研究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具有如下职业素质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具有从事公共事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论证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管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公共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分析并解决公共事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与沟通协作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在多学科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与交流。
5、具有国际化视野,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能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和工程实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持续提高专业素养。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波普分析、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化工CAD、化工技术经济、企业管理、化工安全与环保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在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能源、环保、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化学分析技术、化工产品的检验和质量监督、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2015年正式成立安全工程系。安全工程专业以化工安全为特色,依据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紧跟我国安全生产政策的时代步伐和我区对化工安全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立足全区,面向全国,能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技术开发、安全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监察与监管、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安全工程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两名教师具有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学生实践能力强,曾获得自治区挑战杯一等奖、国家挑战杯三等奖、三次获得“道达尔”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前六等优异成绩。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在化工、能源、建筑、机械、矿山、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监理、管理、设计、规划、评价、评估、教育、科研等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需要,胜任“安全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具备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特种设备安全工程、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和安全系统工程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行业安全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工矿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发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具有如下职业素质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掌握安全工程专业领域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仪表及自动化、管理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安全工程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管理、设计、评价、评估、培训、应急等方面的工作;
4、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与沟通协作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个体、团队成员以及领导者的角色,能够在多学科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交流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国际化视野,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能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通过专业培训和工程实践等途径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持续提高专业素养。
主要课程:安全科学导论、安全系统工程、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热工学、化工工艺基础、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安全管理学、安全评价技术、安全设施设计、化工安全设计、特种设备安全、职业安全卫生、安全工程仿真训练、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化工安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内蒙古、北京、天津、安徽、四川、山西、河北、广东、云南、贵州、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能在化工、能源、建筑、机械、矿山、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监理、管理、设计、评价、评估、教育、科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