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专业介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同时还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我校纺织工程专业是自治区唯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专业始建于1986年,2008年获批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19年获批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6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纺织工程专业历史沿革
纺织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100%,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其中1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3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
纺织工程专业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行业风电叶片用纺织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校级“绒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纺织复合材料研究所”“纺织科学与工程实验示范中心”和“纺织品创新设计教学团队”。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条件良好,设施齐全。
部分实践教学设备
纺织工程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实施“学生全面覆盖、校企全程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培养。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学生就业率高、就业面宽、竞争力强,连续多年初次就业率在学校位居前列,毕业生在相关企业担任重要岗位,成为技术和管理骨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近100项。近三年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 检索3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主编或参编专著5部。
专业定位及特色优势
培养目标(2023版):面向国家、自治区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立足自治区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适应绿色、科技、时尚的现代纺织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职业伦理、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综合运用纺织工程专业技术、学科交叉知识及科学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解决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能够在纺织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研究、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践性,有效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入学后在第一、二学年开设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开始,按照纺织品设计方向和数字纺织技术分方向进行分类培养。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纺织材料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大学计算机、企业管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纺纱学、机织学、针织学、织物组织设计、机织产品设计、针织产品设计、纺织材料学、有机化学基础、纺织化学、染整工艺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面向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华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等纺织及相关行业从事新产品研发、技术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及继续深造学习。学生就业率高、就业面宽、竞争力强,连续多年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始建于1998年,是自治区唯一的服装类工科专业,专业特色鲜明、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006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专业评估,2020年获批校级一流专业;现拥有省部级联合培养基地和省部级纺织行业北方民族服饰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拥有校级民族服饰传承与创新学科团队、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所以及三个工作室(民族服饰创新工作室、拼布与综合纤维设计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同时专业还有各类校级教学实验室。
实践创新平台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名,其中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6人;教师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高级实验师1人。近5年教师获得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项,教改项目7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及核心期刊论文29篇;出版教材3部;授权专利20余件;获得高等教育大发(中国)教学成果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奖3项;自治区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奖30余项;获得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混合课程建设1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1门;校级一流课程1门。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现代服装产业为背景,面向先进服装制造技术,基于“新工科”的发展需求,扎根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自治区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构建具有“工—艺融合”特色,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服装创新教育和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服装设计开发、结构和工艺设计到服装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的全流程、全产业链教学。构建“民族特色方向”“服装产业与市场方向”“数字化服装方向”等系列课程的工程特色选修课,注重实践实训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人朴实、作风务实,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美学素养,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成衣工艺学、服装生产管理、服装人体工学、针织服装工艺等专业相关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女装工艺制作、服装工业制版、计算机辅助样板设计、针织产品设计及数字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外服装贸易、外资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从事服装工程技术、服装产品设计与开发、服装制版及工艺设计、服装生产技术与品质管理、服装新技术应用、继续深造等,相关就业企业如: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公司、山东如意集团、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热风、雅莹集团、爱唯服饰有限公司、天津再登科技公司等。。近5年升学院校: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发(中国)、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